餐桌,暗藏玄机的另一个职场!
一顿小小的午餐,却暗藏玄机。对职场人士而言,午餐已不仅仅是午餐,也是职场的延伸。它映射出职场的动态和格局,也给餐桌边的成员带来压力。虽然你并不一定喜欢群体性聚餐,但是有时,也会被迫卷入――
餐桌,她的另一个职场
李若这一小时离开办公桌来到餐桌,却没有丝毫放松,午餐餐桌是她的另一个职场。在这个隐形职场里,李若的所有心思都与工作密切相关。
她总是坐在餐厅靠窗的固定位置上,对面的午餐对象却如同镜头一样不断“切换”。留心观察一下,便会发现只有那段时间和她工作关系比较紧密的人,才能有幸坐在她的餐桌对面。
李若的“午餐联盟”可以说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,总有新的对象、新的发型与服装,唯一不变的是对话时的优雅神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。
身为时尚杂志编辑的李若,心里时刻揣着选题,大到卷首,小到单篇小稿,她都如同一台精准的定位仪,一看到选题就能迅速锁定合适的人选,闲聊时都能从细枝末节中抓到能做的“兴奋点”。
而落实与搜寻选题的最佳契机,无疑是在午餐餐桌上。只是,这顿午餐对她而言有时是一种折磨:生在重庆,却总吃一点儿辣味都没有的水煮鱼;视甜食如垃圾,却需要容忍上海菜和广东菜轮番上阵;最怕芥末,却必须习惯大拌菜里撒满芥末……
李若的午餐哲学是,吃什么是最不重要的,和什么人吃才是最重要的。她最满足的一点是,经常一顿饭的工夫,已经搞定了好几个话题。
哪天李若分机一拨,“××,一起吃饭!”那么,你一定能在下两期杂志内看到××的大作;哪天和李若一起吃饭,她突然一拍脑袋说出去打个电话半天不回,那么一定是在闲聊中发现了“金子”并迅速布置下去了;哪天李若自掏腰包纠集了一群人出去吃饭,那么一定又有大动作要诞生了……
李若餐桌上的人际联结,是工作联结的延续,自发地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。
正常水面之下竞争的暗流在涌动
整整三个月,罗子舟的餐桌充满辛辣,无论菜肴还是心情。
这是一家年轻人扎堆的管理咨询公司。每逢快下班的时刻,总会有人拿着餐馆的菜单打电话预订,然后在11点半准时冲下去,玩几盘“杀人”,然后大快朵颐。
刚来不久暂时分在销售部的罗子舟发现,那个最能张罗午餐的人往往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人。他一直没明白,是因为能张罗、人脉好所以业绩好,还是因为业绩好才有面子、有心情去张罗。
唯一能感觉到的是,午餐总能吃出各种利益关系与所属帮派。
比如,技术部永远不和销售部混在一起吃饭。技术部那个高深莫测的小头头,最看不上的就是销售部的一伙人。
因此,即使同在一家餐厅,他们也互不搭理。如果有第三方在场,就更有趣了。他们都会和第三方亲密有加,有意无意地彼此点个菜、讨点饮料、分享水果,故意示威的意向昭然若揭。
再比如,从大家的言论指向中,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谁是老板派、副总派还是总经办派,在这个庞大的“午餐同盟”中,同一门派的人行为趋同。
老板派的几个年轻人业务上能说会道、出尽风头,餐桌上同样高谈阔论;副总派的则比较务实,餐桌上也是少言寡语;总经办派的则是既讨好不了老板,也讨好不了副总,是家长里短的一派,吃饭时话题都在家务、男友、孩子上。
关键时刻来临,更是职场考验餐桌的时刻。
一个月前,两个女孩争一个培训机会,罗子舟亲眼见识了职场外的餐桌竞争。二人在公司内迎面走来都会调开眼神或故意绕道,餐桌上更是恨不得走平行线,话题永不相交,座位以看不到对方为宜。但私底下却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。你在其中一人面前提到另一人,她都会盘根究底:“你看到老板找她啦?”“她在电脑上做日程规划?”
等职场尘埃落定,餐桌又恢复正常。只是在正常的水面之下,竞争的暗流依然在涌动。
她追求的是纯粹生活化的联结
“听说你办了张××俱乐部非高峰时段的健身卡?环境咋样?”一上班,夏倩就扑到了同事小碧的办公桌前。“中午一块儿吃饭吧,交流一下最近心得。”
夏倩的“最近心得”,从来都是化妆品、服饰、发型、健身和一些日常琐事……因此,公司里的每一位时尚先锋、八卦人物都成了她的餐桌盟友。
每天中午休息的一个半小时,是夏倩最放松的时刻。别小看这一个多小时,在夏倩眼里,可是把上午和下午的劳累切成两半的重要“分水岭”。分水岭过渡得好坏,直接影响下午的工作热情。
到哪里吃、和谁吃、谈什么,是她临近中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。她经常浏览饭统网、记下杂志上推荐的特色店,然后不惜打车跑到各种大小地方觅美食,老故事餐吧的西冷牛排,28号院的私家菜,滇酷的汽锅鸡,都没逃过她的法眼。
当然,她会很在意“盟友”喜欢吃什么,一个生活化的夏倩在餐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她会在香香的闷锅前大谈自己的“肉食恐惧症”,在冷饮时讲述自己在家自制草莓酸奶冰激凌,在谈论塑身减肥话题时分享自己的“热力翘臀操”……
职场中的夏倩,可是一点儿也不含糊。如同餐桌上注重细节与情调一样,工作中她也是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。
工作的时候不闲聊,闲聊的时候不工作,夏倩是一个纯粹的人。每当午餐时同事向她抱怨工作上的烦躁,她总是以生活上的减压来开导;每当同伴遇到纠葛与勾心斗角,她会从宏观的或是另一个角度宽慰别人。
夏倩追求的“午餐联盟”的最高境界,是职场外、生活化的联结。就像从一个水池跳到另一个水池,她希望两个空间里的水不要互相掺和。
很多邀请下都埋藏着职场陷阱
这周的樊雯,已经拒绝了第N次午餐邀请。对她而言,很多邀请下都埋藏着职场陷阱,她摸不清陷阱下的内容是什么。
一个月前。刚下班,一同事跟了上来,“中午请你吃饭!”“为什么?”“不为什么,刚有一小笔意外之财。”一顿普通规格的午餐,寥寥数语。饭毕,刚说完再见,同事开了口:“下午有事不在,帮我到办公室印几份文件吧!”
这天的下午是樊雯每周最忙的日子。三个间隙,才帮同事印完。手忙脚乱加上琐事连连,樊雯憎恨自己吃了一顿不该吃的饭,平白附加了这么多义务。
之后,同事有意无意都爱找樊雯帮忙,大到手头吃紧,小到共享一份文档,令樊雯烦不胜烦。终于有一天,樊雯不再响应任何号召,装聋作哑,终于摆脱。
“樊雯,一起吃饭去呀!”大部队动员。这应该是安全的吧,不安全也没什么,义务均摊。驱车前往一家档次较高的上海菜馆,五个人,800多块,一人坚持买单。
没几日,手机响:“樊雯,最近总秘请假,你能来顶替一阵子吗?”樊雯头大,公司最不受重视的就是秘书,她也算是业务干将,事务型无疑是对她能力的怀疑。这是买单的部门经理的电话,樊雯又被饭局困住。
最后她决定不招惹别人,食堂解决。不久,经常和她一个时间点出现在食堂的另一部门女经理,和她拼成了一桌。很久不再麻烦,樊雯庆幸。二人很谈得来,经常男友啊、父母啊、房子啊,樊雯几乎“忘我”。
女经理电脑出了问题,樊雯主动提出让学计算机的男友过来帮忙;后来整个部门调试电脑,樊雯又叫来男友。一次,公司邀请樊雯男友免费讲一场计算机课。课后,有同事提醒樊雯:“她不是在利用你吗?完全是白使唤人。”
樊雯联想起自己付出的种种,大悟,终究还是输在午餐的餐桌上。
餐桌,她的另一个职场
李若这一小时离开办公桌来到餐桌,却没有丝毫放松,午餐餐桌是她的另一个职场。在这个隐形职场里,李若的所有心思都与工作密切相关。
她总是坐在餐厅靠窗的固定位置上,对面的午餐对象却如同镜头一样不断“切换”。留心观察一下,便会发现只有那段时间和她工作关系比较紧密的人,才能有幸坐在她的餐桌对面。
李若的“午餐联盟”可以说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,总有新的对象、新的发型与服装,唯一不变的是对话时的优雅神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。
身为时尚杂志编辑的李若,心里时刻揣着选题,大到卷首,小到单篇小稿,她都如同一台精准的定位仪,一看到选题就能迅速锁定合适的人选,闲聊时都能从细枝末节中抓到能做的“兴奋点”。
而落实与搜寻选题的最佳契机,无疑是在午餐餐桌上。只是,这顿午餐对她而言有时是一种折磨:生在重庆,却总吃一点儿辣味都没有的水煮鱼;视甜食如垃圾,却需要容忍上海菜和广东菜轮番上阵;最怕芥末,却必须习惯大拌菜里撒满芥末……
李若的午餐哲学是,吃什么是最不重要的,和什么人吃才是最重要的。她最满足的一点是,经常一顿饭的工夫,已经搞定了好几个话题。
哪天李若分机一拨,“××,一起吃饭!”那么,你一定能在下两期杂志内看到××的大作;哪天和李若一起吃饭,她突然一拍脑袋说出去打个电话半天不回,那么一定是在闲聊中发现了“金子”并迅速布置下去了;哪天李若自掏腰包纠集了一群人出去吃饭,那么一定又有大动作要诞生了……
李若餐桌上的人际联结,是工作联结的延续,自发地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。
正常水面之下竞争的暗流在涌动
整整三个月,罗子舟的餐桌充满辛辣,无论菜肴还是心情。
这是一家年轻人扎堆的管理咨询公司。每逢快下班的时刻,总会有人拿着餐馆的菜单打电话预订,然后在11点半准时冲下去,玩几盘“杀人”,然后大快朵颐。
刚来不久暂时分在销售部的罗子舟发现,那个最能张罗午餐的人往往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人。他一直没明白,是因为能张罗、人脉好所以业绩好,还是因为业绩好才有面子、有心情去张罗。
唯一能感觉到的是,午餐总能吃出各种利益关系与所属帮派。
比如,技术部永远不和销售部混在一起吃饭。技术部那个高深莫测的小头头,最看不上的就是销售部的一伙人。
因此,即使同在一家餐厅,他们也互不搭理。如果有第三方在场,就更有趣了。他们都会和第三方亲密有加,有意无意地彼此点个菜、讨点饮料、分享水果,故意示威的意向昭然若揭。
再比如,从大家的言论指向中,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谁是老板派、副总派还是总经办派,在这个庞大的“午餐同盟”中,同一门派的人行为趋同。
老板派的几个年轻人业务上能说会道、出尽风头,餐桌上同样高谈阔论;副总派的则比较务实,餐桌上也是少言寡语;总经办派的则是既讨好不了老板,也讨好不了副总,是家长里短的一派,吃饭时话题都在家务、男友、孩子上。
关键时刻来临,更是职场考验餐桌的时刻。
一个月前,两个女孩争一个培训机会,罗子舟亲眼见识了职场外的餐桌竞争。二人在公司内迎面走来都会调开眼神或故意绕道,餐桌上更是恨不得走平行线,话题永不相交,座位以看不到对方为宜。但私底下却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。你在其中一人面前提到另一人,她都会盘根究底:“你看到老板找她啦?”“她在电脑上做日程规划?”
等职场尘埃落定,餐桌又恢复正常。只是在正常的水面之下,竞争的暗流依然在涌动。
她追求的是纯粹生活化的联结
“听说你办了张××俱乐部非高峰时段的健身卡?环境咋样?”一上班,夏倩就扑到了同事小碧的办公桌前。“中午一块儿吃饭吧,交流一下最近心得。”
夏倩的“最近心得”,从来都是化妆品、服饰、发型、健身和一些日常琐事……因此,公司里的每一位时尚先锋、八卦人物都成了她的餐桌盟友。
每天中午休息的一个半小时,是夏倩最放松的时刻。别小看这一个多小时,在夏倩眼里,可是把上午和下午的劳累切成两半的重要“分水岭”。分水岭过渡得好坏,直接影响下午的工作热情。
到哪里吃、和谁吃、谈什么,是她临近中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。她经常浏览饭统网、记下杂志上推荐的特色店,然后不惜打车跑到各种大小地方觅美食,老故事餐吧的西冷牛排,28号院的私家菜,滇酷的汽锅鸡,都没逃过她的法眼。
当然,她会很在意“盟友”喜欢吃什么,一个生活化的夏倩在餐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她会在香香的闷锅前大谈自己的“肉食恐惧症”,在冷饮时讲述自己在家自制草莓酸奶冰激凌,在谈论塑身减肥话题时分享自己的“热力翘臀操”……
职场中的夏倩,可是一点儿也不含糊。如同餐桌上注重细节与情调一样,工作中她也是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。
工作的时候不闲聊,闲聊的时候不工作,夏倩是一个纯粹的人。每当午餐时同事向她抱怨工作上的烦躁,她总是以生活上的减压来开导;每当同伴遇到纠葛与勾心斗角,她会从宏观的或是另一个角度宽慰别人。
夏倩追求的“午餐联盟”的最高境界,是职场外、生活化的联结。就像从一个水池跳到另一个水池,她希望两个空间里的水不要互相掺和。
很多邀请下都埋藏着职场陷阱
这周的樊雯,已经拒绝了第N次午餐邀请。对她而言,很多邀请下都埋藏着职场陷阱,她摸不清陷阱下的内容是什么。
一个月前。刚下班,一同事跟了上来,“中午请你吃饭!”“为什么?”“不为什么,刚有一小笔意外之财。”一顿普通规格的午餐,寥寥数语。饭毕,刚说完再见,同事开了口:“下午有事不在,帮我到办公室印几份文件吧!”
这天的下午是樊雯每周最忙的日子。三个间隙,才帮同事印完。手忙脚乱加上琐事连连,樊雯憎恨自己吃了一顿不该吃的饭,平白附加了这么多义务。
之后,同事有意无意都爱找樊雯帮忙,大到手头吃紧,小到共享一份文档,令樊雯烦不胜烦。终于有一天,樊雯不再响应任何号召,装聋作哑,终于摆脱。
“樊雯,一起吃饭去呀!”大部队动员。这应该是安全的吧,不安全也没什么,义务均摊。驱车前往一家档次较高的上海菜馆,五个人,800多块,一人坚持买单。
没几日,手机响:“樊雯,最近总秘请假,你能来顶替一阵子吗?”樊雯头大,公司最不受重视的就是秘书,她也算是业务干将,事务型无疑是对她能力的怀疑。这是买单的部门经理的电话,樊雯又被饭局困住。
最后她决定不招惹别人,食堂解决。不久,经常和她一个时间点出现在食堂的另一部门女经理,和她拼成了一桌。很久不再麻烦,樊雯庆幸。二人很谈得来,经常男友啊、父母啊、房子啊,樊雯几乎“忘我”。
女经理电脑出了问题,樊雯主动提出让学计算机的男友过来帮忙;后来整个部门调试电脑,樊雯又叫来男友。一次,公司邀请樊雯男友免费讲一场计算机课。课后,有同事提醒樊雯:“她不是在利用你吗?完全是白使唤人。”
樊雯联想起自己付出的种种,大悟,终究还是输在午餐的餐桌上。
上一条:
你是职场“亚历山大”吗?
下一条:
对薪资福利不满意 四成职场人“不幸福”